随着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公布,各省已陆续发布艺术类招生要求,长春教育培训网特制作2021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艺考动态、高校简章,解读艺考政策!
艺术类专业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见下表),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艺术学理论类 |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T) |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T)、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TK)、流行音乐(T)、音乐治疗(T)、流行舞蹈(T)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T)、影视技术(T)、戏剧教育(T) |
美术学类 |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T)、中国画(T)、实验艺术(TK)、跨媒体艺术(TK)、文物保护与修复(T)、漫画(T)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T)、陶瓷艺术设计(TK)、新媒体艺术(T)、包装设计(T) |
在一个特定阶段,契合了大众的情感结构或情绪需要(这种情感/情绪是否健康, 产生这种情感/情绪的生成机制是否合理,都已经不重要)是这类影片票房飙升的核心元素,与剧作思想、视听艺术、电影制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看,《你好,李焕英》现象与前几年的《战狼》毫无差异。
对代际差异的刻板认知
在人物关系设定上囿于窠臼并无太大问题,但为了开启更丰富的尝试,有必要探究一下这些窠臼产生的原因。代际关系在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就是代际差异(俗称代沟),导致代际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大时代背景、大文化背景、大环境下的经济基础、相对统一的社会价值观占了较多比重。
在常规观念中,亲代较子代而言,会具备一些共同特征,比如正统、理性、保守、谨慎、朴实、无私,而子代则叛逆、感性、开放、随性、浮夸、自私。并且,我们认为代际差异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有两点通常被忽略,即代际差异的不规则呈现和人类社会的螺旋式上升,因为个人的成长环境、个体差异及心理差异等同样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要摆脱代际关系描写的模式化,首先要对代际差异的成因和表现方式有全面的了解。比如亲代豁达开放,子代拘谨保守;亲代随心所欲、自私自利,子代谨小慎微、尽职尽责,对这些可能性的挖掘和展现也是趣味无穷的。
母性群体的放大和女性个体的消解
当今社会,母亲在家庭分工中承担了更多细化的功能,尤其与孩子有关的一切事务(生活起居、思想教育、功课辅导、培训班接送、各种群交流等)大多由母亲承担。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业女性,都在竭尽全力把自己打造成“超人妈妈”。夸赞母亲伟大,是一种肯定,一种期待,更是一种桎梏。
“一个母亲必须完全放弃自己的目标,才能给小孩‘无条件’的爱和注意力,才能合乎社会对好母亲的期待。”社会对母亲的要求有多严苛,就昭示了对女性的理解有多片面。“当女性的角色几乎压缩到和母亲角色等同之时,女性个体的价值就被消解。”这就是观众对李焕英作为母亲穿越回过去这个情节设定交口称赞的原因之一,因为观众自始至终都希望看到一个母亲的付出,而非一个女性的价值。
创作者口口声声试图唤醒记忆中李焕英的芳华年月,可呈现出来的仍然是年轻的母亲三番五次配合女儿完成表演,在“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理念上完成融合。而李焕英作为年轻未婚女性本该有的自我、青涩、成长、憧憬以及所有关于未来的不确定,都被创作者以“感动中国”的名义,强行封印在一个尘埃落定的中年母亲外壳里。这是对母亲这个群体的讴歌,抑或绑架?
对资源和话语权失衡的焦虑
《李焕英》虽然在主旨表达上存在含混和矛盾之处,但它描绘的教育焦虑还是值得反思的。阶层分化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既得利益者享有更多话语权,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当今社会除了经济资源外,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社会关系资源等都是各阶层竞相争夺的对象,它们决定了各阶层内个体的发展和群体的走向。
相对而言,人数占绝大多数的中下层阶级的焦虑感更加明显,很多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子女能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阶层和社会地位,以便获取更多的权力、利益和资本。李焕英的“我的孩子,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的确是很感人的愿望,可影片诠释的快乐源泉是什么呢,是资源获得后的快感以及获取不成后的自我安慰。假如连快乐的本质都看不到,快乐就无从谈起。
一、专业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电视编导方向、电视节目制作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数字媒体艺导演。
二、就业方向
在报刊、杂志、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电影制作部门等做记者、主持、策划或行政主管、业务主管以及编辑、编导等专业人员。随着传媒业发展,影视艺术衍生出来的众多文化产业组织和管理工作。
三、专业特色
1、主题的揭示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试图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影视作品亦不例外,影视编导必须通过对作品的读解把握和主题揭示;对主题读解和把握虽可能有所差异,但它相对地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对主题准确且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并指导演职人员从视听语言读解能力以及思考的综合、概括能力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的行为。
2、情节结构的把握
能用最简炼的语言介绍银幕故事;能对全片的情节结构准确把握,了解全片情节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对情节结构的设置与人物主题的必然关系有全局的把握,并进行分段和分组镜头的专业表现。
3、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分析
分析作品中主次人物及他们的关系;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把握和分析人物关系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以及解决的方式,将他们和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关联,并在各类作品中或活动中体现出来。
4、视听语言的初步读解
对影像的读解主要包括画面、色彩、灯光、镜头运动方式等;对声音的读解主要包括音乐和音响,台词和对白、旁白等;还有蒙太奇以及表演、细节等的读解与分析等。
5、 综合技能人才、设备的运用协调
要求这类人才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颖的电视观念、扎实的影视,媒体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传统表演技巧包括数字化制作技术在内的节目制作,作品拍摄的艺术技术、技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