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随着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公布,各省已陆续发布艺术类招生要求,长春教育培训网特制作2021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艺考动态、高校简章,解读艺考政策!

请稍候...
  • 编导考生的影评写作技巧 《长城》编导影评
招考专业

艺术类专业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见下表),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艺术学理论类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T)
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T)、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TK)、流行音乐(T)、音乐治疗(T)、流行舞蹈(T)
戏剧与影视学类 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T)、影视技术(T)、戏剧教育(T)
美术学类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T)、中国画(T)、实验艺术(TK)、跨媒体艺术(TK)、文物保护与修复(T)、漫画(T)
设计学类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T)、陶瓷艺术设计(TK)、新媒体艺术(T)、包装设计(T)
编导考生的影评写作技巧

影视编导需要的是一定经验的积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写出一个很好的影视剧作品,要想完成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主题的揭示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试图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影视作品亦不例外,影视编导必须通过对作品的读解,把握和揭示主题。主题读解和把握虽可能有所差异,但它相对地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影视编导需对主题准确且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并指导演职人员的视听语言读解能力、思考的综合概括能力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

2、情节结构的把握

能用最简炼的语言介绍银幕故事,能对全片的情节结构准确把握,了解全片情节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对情节结构的设置与人物主题的必然关系有全局的把握,并进行分段和分组镜头的专业表现。

3、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分析

分析作品中主次人物及他们的关系,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把握和分析人物关系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以及解决的方式,将这些与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关联起来,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4、视听语言的初步读解

对影像的读解主要包括画面、色彩、灯光、镜头运动方式等,对声音的读解主要包括音乐和音响,台词和对白、旁白等,还有蒙太奇以及表演、细节等的读解与分析等。

5、综合技能人才、设备的运用协调

要求这类人才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颖的电视观念、扎实的影视媒体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传统表演技巧包括数字化制作技术在内的节目制作,作品拍摄的艺术技巧技能。做这些之前你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思考你写出的剧本适合哪些人群,写出的东西是否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长城》编导影评

有长城这么明显的中国标签,加上群星璀璨,以及前期的造势,即便被习惯性口诛笔伐,《长城》至少在国内必火。电影讲述的是欧洲雇佣军威廉远赴中国窃取黑火药,遇到六十年一战的饕餮,经过与长城神秘军团的接触,建立了电影的主题“信任”,完成了从摸金校尉到英雄的转变,帮助长城禁军射杀兽王,解救了大宋皇帝和朝廷,拯救了天下。打怪是好莱坞电影拯救人类的主流任务,以此塑造英雄,进而宣扬国力、文化、体制的强大。而我泱泱大国向来崇尚低调,不屑与米国争一时视听之快,光五千年文明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所以,《长城》不讲现在,也不去臆想未来,还是一如既往随便讲讲历史。

看得出老谋子在努力和国际接轨,拍了一部典型的美国式英雄主义风格的电影。本着成长是夸出来的精神,和对国产大片尽早脱离烂片泥潭的期望,本文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重点多讲讲接轨方面的好话。

逻辑上的接轨。尊重人的基本行为逻辑和认知,是让观众入戏的前提。国产大片沦落为烂片,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这种诚意。故事中的人和事往往诡异和紊乱到无下限,不能正常讲故事,无法与现实平稳衔接,一定要戏剧化、脸谱化,非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演戏、是假的,这点尤其让人反感。《长城》没有担心观众觉得肤浅而复杂化,也没有担心观众看不懂刻意脑残化,整个叙事过程基本平实自然。当然,接轨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没凸显亮点,缺少点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能理解。据电影交代都城为汴梁,讲的应该是宋朝。为何以大宋为背景,估计老谋子也相信“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的说法。大宋是华夏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其经济、文化、科技、体制都猛甩欧美几条街。大宋的文明就代表着世界的文明,拯救了万国来朝的大宋就拯救了人类。只有这样理解,国际英雄中国打怪才有充分的说服力。景甜用娴熟的英语与威廉他们交流,起初就让人很不习惯。后来出现了被囚禁长城长达25年的另一淘宝英雄,语言障碍上的问题瞬间得以解决。我泱泱大国何需海外英雄助力打怪,还是绝对主角,只因为威廉是具有百步穿杨神技的职业雇佣军。我们一直担心成千上万的饕餮何时能打完,最后威廉与景甜凌空扶带浪漫精准一射,炸死兽王,余下饕餮瞬间灰飞烟灭,整个故事逻辑一下子清晰自然了。之所以选择长城作为事故发生地,除了标签作用外,她还是中国千百年来抵御外辱的精神城墙。当然,也同时反映出了中国重盾轻矛的对外意识形态,甲午战争前大清和日本的对外方针就是证明。

怪兽的接轨。在中国,怪兽是有历史和故事的。饕餮是传说中的远古神秘怪物,体大能吃。电影生动描述了其外形,以及贪婪的本性,甚至进化到有组织有策略的地步。显然没有在像以前完全无中生有。

明星的接轨。在景甜 、刘德华、张涵予、林更新等中国大腕如众星捧月般陪衬下,由好莱坞明星马特·达蒙主演,其阵容可谓超英赶美。马特我不太熟悉,但从配置上来看,足见其份量。不知是钱的`吸引力还是老谋子的号召力足够强大,众多大腕竟能屈身打酱油,甚至不介意三言两语的台词。接轨归接轨,要是海外麻雀到了中国就成金凤凰,那就有点狗血了。

演技的接轨。曾以为大多数中国演员应该多看看“论演员的自我修养”之类的教材,后来发现他们总是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浮夸、做作、脸谱化、舞台化的标准,于是怀疑可能问题就出在这些理论和意识上。印象中好电影不管故事好坏,其对白、动作、表情、眼神都是那么真实自然,感觉就是身边的人和事。《长城》里大多数人的表演终于基本回归到了自然的状态。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景甜始终冷酷到底,林更新面瘫未愈。鹿晗胆小懦弱到骨子里的一个人,不明不白变得勇敢后慷慨赴死时那回头一瞥居然传成经典。可见好演技还是少见了。

特效的接轨。看惯了动画片般的五毛特效,突然来点高仿制作,还真有点不适应。饕餮的设计完全贴合传说,黑云压顶般的进攻,场面也震撼恢弘。尤其是万箭齐发、万弹齐投的镜头,老谋子在《英雄》中就已经奠定了里程碑似的基础,现在老招新用,自然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如果对饕餮,尤其是兽王再做点特写,适当呈现中国神兽的精气神,那就无懈可击了。

场景设计的接轨。好莱坞大片对于设计总能刷新观众的认知,尤其是科幻电影,所有假象都能让你信以为真。老谋子对颜色的运用怕是无出其右。诸如《黄金甲》、《英雄》这些大片,无不色彩斑斓、花哨热闹。本片中金黄广袤的沙漠以及用颜色区分的长城禁军对视觉上的冲击,都充分休现了他对颜色的理解。古时常用服装的颜色来区分人的类别,这个设计倒是合情合理。长城上升降设备、弹射设备以及孔明灯的设计比起以往反重力的飞檐走壁,明显让人信服多了。

电影硬伤还是有的。只是最近“张艺谋已死”的声音都出来了,还是口下留情吧。景甜与威廉四目对视始终异常,让人以为会就此诞生一段跨国恋情,顺便来点激情戏。直至最后……老谋子再一次不按套路出牌。万千饕餮兵临城下,长城将士严阵以待,但跟着那声声战鼓望去,一个个健壮的汉子以妖娆的身姿有节奏地敲打,澎湃的心瞬间安静了。画风落差太大,老谋子是还沉浸在让他引以为傲的奥运会及杭州G20峰会的开幕式文艺演出上吗?包括为殿帅送葬所唱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总有种文艺演出后遗症的感觉。

《阿飞正传》编导影评

《阿飞正传》是香港导演王家卫的代表作之一,无论从影像、内容和表达上,都带有强有力的王家卫风格,所以,我将从影像层、叙事层和表达层三个层面来分析这部影片。

影像层

王家卫、杜可风和张叔平这三个人组合在一起的影像风格带有强烈的标志性和标签性,《阿飞正传》就是这样一部带有强烈标志性和标签性的影片。很多影片都是在镜头中追求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使观众达到一种观影的快感,而王家卫的影片却不是这样,导演将镜头对准生活中一些不美好的事物,甚至使一些令人厌恶的东西,但利用电影的独特技巧,将这些不美好的事物拍摄出美感,这种将破乱的生活环境,挣扎的人生诉诸于银幕的方式又被称为破烂美学。《阿飞正传》中镜头和光的运用是十分考究的。大量非常态镜头的运用是影片影像的一大特色,例如一些镜中反射的影像就将男女主角很巧妙的同时包含在镜头之中,使一些本来只能看清一个主角的情境变得感情交流和变化十分明朗。又如张曼玉饰演的落魄女孩和刘德华饰演的警察之间的`一场戏,警察借给女孩五块钱后离去,镜头摆在了一个很低的位置,利用景深镜头的方式,将前景的女孩的裙摆和后景的警察离去的背影结合起来,暗示着警察必将陷入对女孩的爱之中。《阿飞正传》的用光也很有个人风格,影片中大量的运用人工光源,并且这些光源是单一的、不足的,所以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处于幽暗的环境之中,这更有助于衬托主角的心情和生活环境。张国荣饰演的主角的小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小屋无时无刻都被幽暗的光所包围着,昏暗压抑的气氛同样也包围着男主角,暗示着其内心被一些事情所牵绊,无法正常的生活,无法远离黑暗而追求光明,最终只能迎来悲剧的结局。另外,影片中的人物造型也表现得十分精确。张曼玉的大方、刘嘉玲的妩媚、张国荣的随意、张学友的朴素、刘德华的正派,通通代表这人物的性格,通过造型上的诠释,观众更能很好的理解人物的一举一动和导演的意图。

叙事层

《阿飞正传》讲述的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故事。我认为影片的叙事应该分为两端,前半部分男主角和两个女人的纠葛,后半部分男主角寻亲的故事。两部分故事都是中规中矩的,前半部分是表象,后半部分是根源,表象和根源呈现一个分和总的关系。我个人认为,《阿飞正传》是王家卫电影中叙事性比较强烈的一部,导演有意在讲一个故事,然后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而不同于其另外的一些作品更加重视细节的罗列和感情的积累,罗列和积累到极点,导演的表达喷涌而出。《阿飞正传》在叙事上的成功之处在于叙事节奏上的把握。影片在叙事上有很明显的节奏跳跃。前半部分男女感情纠葛的故事讲述的很细腻,有细节,顺理成章,娓娓道来。而后半部分的身世和寻亲的故事却表现得十分跳跃,跳接运用得很多,故事发展的很快,省略了很多东西,所以故事性稍微有所下降。影片的名称叫做《阿飞正传》,但凡在电影中为某人立传,一定要省略很多东西,因为电影短短九十几分钟的时间是绝对无力描述人的一生的,已经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能够体现出人物性格和感情的片段,才能是影片达到诠释人的目的。但跳跃的选取和省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不小心详略不当就会陷入一种小学生作文似的尴尬境地。《阿飞正传》在这方面处理得很好,影片一开始就是男女情感的描述,使观众对人物的感情有了基本的认同,情感的认同必然伴随着对情感根源的挖掘,后半部分就对这种根源做了有选择性的解释,使观众在了解一个完整故事的同时也不乏情感上的共鸣,不仓促也不矫情。另外,影片的叙事绝对不是针对一个人、一类人的,如前文在人物造型中所述,影片中没任务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性格,这些人物代表着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一个群体的生活状态,这个群体就是无根的香港人。

表达层

王家卫的电影似乎总是表达一个主题,就是人的无根性。其电影中的人物总是走来走去,生活在漂泊状态中的。所以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总在迁移。《阿飞正传》就是这样一部影片,似乎是为了表达这种无根性而生的。影片的男主角本来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但其身世大白之后才知道原来他的根不在香港,而在菲律宾,所以其义无反顾的来到菲律宾寻亲,最后只能落下一个惨死的命运。男主角堕落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不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亲情、爱情、友情并不能将他挽回,这种强烈的无根性和寻根意识促使他伤害所有人,也伤害自己。影片中不光是男主角,每个人物都表现出来这中无根性,每个人都处在漂泊之中。这种无根性来自香港人特殊的心态,香港作为一个殖民地缺少民族文化的支撑,对未来何去何从很茫然。王家卫作为一个香港导演,很敏锐的捕捉到这种心态,并乐于表现在这种心态下,人的生活处境,通过昏暗破烂的影像,凌乱芜杂的叙事,将无根的群体刻画得淋漓尽致。

联系我们

  • 电话:15948052516
  • 联系人:王老师
  • 微信:15948052516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校区
  • 邮箱:159480525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