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随着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公布,各省已陆续发布艺术类招生要求,长春教育培训网特制作2021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艺考动态、高校简章,解读艺考政策!

请稍候...
  • 新闻稿件朗读注意的要点分享 播音主持艺考生考前必看
招考专业

艺术类专业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见下表),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艺术学理论类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T)
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T)、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TK)、流行音乐(T)、音乐治疗(T)、流行舞蹈(T)
戏剧与影视学类 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T)、影视技术(T)、戏剧教育(T)
美术学类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T)、中国画(T)、实验艺术(TK)、跨媒体艺术(TK)、文物保护与修复(T)、漫画(T)
设计学类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T)、陶瓷艺术设计(TK)、新媒体艺术(T)、包装设计(T)
新闻稿件朗读注意的要点分享

艺考生在播音主持考试中,“新闻稿件”朗读环节是很重要的一环,本环节将全方位的考察考生的发音、音色、对稿件内容的把握,心理素质,政治素养等。

所以考生如果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方式方法,以及应题技巧等,对考试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我们逐一来解答新闻稿件朗读的种种细节。

考试的出发点

新闻稿件朗读的出发点是为了考察考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素质,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人文关怀近年来被业内人士经常提及,这也反映出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普通观众开始认识到自己是电视节目的主人,电视节目也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生活空间”栏目的宣传口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新闻类节目播报的方式沿用了几十年,早已被观众们认可和接受,但是受到人文关怀思想的影响,观众们开始反思“播报新闻”的方式是否与自己的距离太远,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缺乏平民意识呢?

所以观众对“播报新闻”进行了重新审视,希望能够出现一种具有平民性、开放性的新闻播讲方式,于是“说新闻”便应运而生。“说新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新闻类节目个性化的要求,其中表现得更多的是新闻主播的个性色彩。

此时电视新闻中潜在的娱乐因素战胜了新闻因素成为主宰,电视新闻也就从信息播报转向轻松娱乐,从严肃正统转向通俗流行,这也就是考试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要注意的问题

在目前的电视及广播栏目中,新闻已经占据了各档新闻类节目的重要位置,同时也出现了一种趋势:认为新闻类节目播讲方式改革的唯一出路就是“说新闻”。

我们不能完全赞同这种观点,“说新闻”是新闻类节目播讲方式的一种创新,但并不是最佳的方式,对于新闻类节目更不能一“说”了之。

1、“新闻朗读”因为其形式的新颖和亲和力以及主播个性色彩的凸现而受到一部分观众的喜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当前观众的需求。“说新闻”在寻找新形式的突破口时选择了“主播个性色彩的突出以及播讲方式口语化、生活化”这两点,这是应该值得肯定和发扬的。

但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播音员、主持人都必须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同时他们也应该成为广大观众的朋友,这实际上对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新闻类节目的播音员,必须在这二者所界定的范围内施展个人的能力,既不能逾越代言人的身份,又必须播出个性,让观众满意。

2、有些主持人节目过分强调“亲切、随和、生活化、口语化、不要有距离感”,这实际上是违背审美基本原则的。

有声语言的创作应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在新闻类节目中也是如此。这种美的享受不仅仅来自于对播讲方式的认可与接受,同时还表现在对新闻的可信度与权威性的认同上。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距离产生美”,因此在新闻播讲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距离感”是符合审美规律的。

有些“说新闻”的节目过分追求贴近观众、贴近生活,就逐渐失去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分寸与距离”,而一味地贴近观众甚至迎合观众也会直接影响电视媒介作为信息总汇的严肃性、权威性。

 

新闻稿件中长句子的播读技巧

要想读好新闻中的长句子,首先,要在搞清楚语句的意思和语法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停与连,以免造成语意的含混。在书面语中的停连,是依据稿件中的标点符号。但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停连就要区别对待,打破标点符号的限制。新闻稿件长句子播报中的“停连”要在符合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常常是声停气不停的。也就是说,要采用一种似停非停、似连非连的停顿方法,以语流曲线的细微变化来播读新闻稿件中的长句子。

其次,要精选重音加强语势。长句子里重音不可过多,一两处即可,以免由于重音太多而使受众的注意力分散,不能清楚的了解新闻事实,从而破坏了新闻节奏的明快感。播读长句子时减少重音还可以为我们节省气息,使语流更通畅自如。在语势上要加大语流的起伏变化,达到突出语句重点的目的。

举例说明:“这是‘大洋一号’/在全面改装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船后的/首次航行,⌒也是我国首次进行/横穿太平洋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航行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科考过程中/还将首次使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水下机器人等多种先进设备。”

以上这段新闻,一共由四个分句组成,长句子很多,这几个分句中的停连就要依据其意思、语法关系合理进行分解。句中"|"处停顿,“⌒”处可不停顿连接,"/"处要顿挫(在很短的时间内停声不停气)。在重音上,这段话主要是说大洋一号要进行横穿太平洋的综合性科考,要强调的是这是我国“首次”横穿太平洋的科考。所以我们只需把“首次”作为重音强调即可。否则重音太多就突显不出意义所在了。在语势上,前三个分句都应是上扬的语势,让听的人明白一个意思还没完。到第三分句完时就使用降调,以提示一个小意群的结束。第四个分句语势渐弱,这样层次感才清楚。

联系我们

  • 电话:15948052516
  • 联系人:王老师
  • 微信:15948052516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校区
  • 邮箱:159480525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