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公布,各省已陆续发布艺术类招生要求,长春教育培训网特制作2021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艺考动态、高校简章,解读艺考政策!
艺术类专业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见下表),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艺术学理论类 |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T) |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T)、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TK)、流行音乐(T)、音乐治疗(T)、流行舞蹈(T)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T)、影视技术(T)、戏剧教育(T) |
美术学类 |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T)、中国画(T)、实验艺术(TK)、跨媒体艺术(TK)、文物保护与修复(T)、漫画(T)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T)、陶瓷艺术设计(TK)、新媒体艺术(T)、包装设计(T) |
白岩松是中国主持人界的标志性人物,他凝重而坚毅的神态,独具匠心的修辞,一针见血的评论,深刻而不呆板的主持,富有逻辑性和言近旨远性的语言表达,都是白岩松的标签。至今为止,各大视频网站上还疯转着各种白老师演讲的精彩片段。
作为一名著名主持人,他是很多传媒人的引路导师,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白老师的语言艺术,供大家学习。
1、选词犀利精辟,语言表达严谨
白岩松作为新闻门类的主持人,选词基调一贯是磅礴大气,说理清晰,这样能够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透彻,表达出富有逻辑性的话语,显示出新闻的深度,带来语言审美的愉悦,这一特色在白岩松新闻主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2008年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参加火炬珠峰传递登顶活动后,从拉萨返回途经成都,她主动请缨参加抗震的报道。白岩松在与她的连线报道中由衷赞叹道:
“谢谢泉灵,刚刚完成火炬接力,又进入生命的接力!”
“生命”“接力”,言外之意,即不是一个人在接力,而是亿万人;不仅是火炬的接力,也是生命的接力。白岩松的这句话充分显示了他语言犀利的特色,同时又不失严谨深邃,使观众感受到他的责任心以及人文关怀,为灾区同胞带去最深的祝福。
2、语言敏锐深刻,表达情理相融
白岩松在选词方面不仅讲究词语的大气与犀利,同时注意语言表达时的情理相融,他的语言剖析到位,深刻入骨,使得他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时,能准确抓住核心。
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当被寄予厚望的射击运动员赵颖慧冲金未果时,白岩松这样说:
“人们记住失利的赵颖慧似乎比记住得铜牌的高静更容易,但这并不公平。她(赵颖慧)输了,但也有权利得到安慰。”
白岩松敏锐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他对失利者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普通观众为她感到惋惜,“她输了但也有权利得到安慰”这句话,不仅安慰和鼓励运动员本人,也抚慰了观众失落的心。
1、选词言近旨远,表达生动流畅
在选词方面白岩松能够很好地做到随机应变,当遇到一个贴近生活的话题时,他往往选择看似平淡无奇的词,表达时也无过多修饰,却能“一鸣惊人”。
在一次《东方时空·面对面》节目谈论有关幸福的话题时,他不假思索地道出自己的理解:
“幸福其实就是像水一样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流过。幸福就像冬天里温馨的阳光,就像一杯好茶,亲人的笑脸,夜半时分下班回家,万家灯火中那盏为你点亮的灯。”
白岩松的这段话,将幸福寄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事物:水、阳光、奶茶、笑脸、为你点亮的灯,就在这些平凡而不平淡的事物中悟出幸福的真谛。白岩松的这段描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观众更懂得幸福的定义,深化了观众的理解。
2、语言通俗易懂,表述贴近生活
白岩松的语言往往选取通俗易懂的词,从身边事谈起,使得表达亲切自然,简洁生动。不管是关于国家政治性话题,还是关系百姓生活的细节,白岩松总能找到一个与百姓相结合或是百姓熟悉的评论视角,表述得贴近生活。
对百姓关心的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白岩松说:
“讨论房价过高的问题,不是做论文,归根到底是让百姓有房子住,尤其是城市中低收入者有房子住。我特别希望市政府集体采购经济适用房,然后以廉租房的形式返还给普通百姓,这样就不会有很多开着宝马的人去排经济适用房的号。第二,赶紧给大量中国的民间资本寻找投资方向,让投资在中国越来越健全。”
白岩松的这些话都是百姓的心声,通过节目说出来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表达得生动且贴近百姓生活。
通过对白岩松大量新闻主持和评论资料的分析,在他的口头表达中,语音的“活化”修辞占了重要地位,较多体现在语调、节奏和停顿的“活化”,以此传达丰富的信息。
《焦点访谈》曾播出了14集理论专题片《中国之路》,主持人白岩松在第四期《海纳百川》的结束语中,满怀激情地说:
海风吹来,龙的传人当然不会弱不禁风。中国引进资金,也在引进竞争;引进朋友,也在引进对手。当古老的大门终于对外开启的时候,它的含义,绝不仅仅是对门外的人说了一声:“欢迎你”;更重要的是要对门外的世界说一声:“我来了”。
如此激昂,令人振奋的语调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展现了白岩松的激情,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语调中带有白岩松的情意,同时这种情意也深深地感染了观众,使节目所要表达的信息与观众的心意融会起来,那就是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白岩松从容不迫地对语意进行层层推进,留给听众理解品味的余地,观众对他的主持语言特色有了更深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