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公布,各省已陆续发布艺术类招生要求,长春教育培训网特制作2021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艺考动态、高校简章,解读艺考政策!
艺术类专业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见下表),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艺术学理论类 |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T) |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T)、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TK)、流行音乐(T)、音乐治疗(T)、流行舞蹈(T)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T)、影视技术(T)、戏剧教育(T) |
美术学类 |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T)、中国画(T)、实验艺术(TK)、跨媒体艺术(TK)、文物保护与修复(T)、漫画(T)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T)、陶瓷艺术设计(TK)、新媒体艺术(T)、包装设计(T) |
艺术生需要参加艺考联考、校考考试,及6月份参加高考;文化生只需要参加6月份的高考。艺术生文化课分数要求比较低。
艺考生和普通考生对比
第一:首先这两个群体的人,在大脑的构造上就已经有很大的差异了。他们的左右大脑分工截然相反,艺考生的大脑似乎更加天马行空一些。
第二:在求学的道路上,时间观念是不一样的。音乐艺考生需要参加艺术统一考试,6月份是普通文化生的高考月,但是对于艺考生来说,高考月要提前到二月份,时间更加紧一些。所以艺考生备考的那些日子所吃的苦你根本想不到。
第三:艺术生接触的人比较多,俺是不等同于这些人鱼龙混杂,你要知道艺术圈子的人大都比较特立独行,所以如果你看到艺考生和一些帅大叔聊天时,请不要南部太多的东西,那真的是她们的老师而已,长者为师,道者为范。
第四,艺考生学习的心态跟普通生文化生是有所区别的,详情如图所示。
第五,对待成绩的心态也不一样,大多数的艺考生不求高分,及格就好,60分就阳光灿烂了。
第五:艺考生的思维逻辑跳跃性很强,如果有时候你听不懂他们说的话时,不要太着急,这是正常现象。
第六:艺考生在和别人相处时和普通文化生有所区别,那种文邹邹的模式对他们来说太落伍了。
第七:艺考生的出行旅游路线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所以要做好一切意外的心理准备。没办法,思维不一样,出行也不一样。
第八:艺考生的朋友圈跟普通文化生也是不一样的。艺考生的异性伙伴多得总能让你吓一跳,不过这是属于正常现象,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第九:俗话说天下艺术不分家,艺考生对其他的艺术总会有一些了解,比如说摄影。在拍照的时候也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如果让普通文化是和艺考生一起拍照,很多人一看就分辨得出来哪个是哪个了吧。
第十:艺考生的娱乐生活往往比较潮流一当普通文化生去图书馆的时候,也许他们正在喝咖啡了,所以基本上可以打消一起去自习室的念头了。
第十一:艺考生对房间或者卧室的摆设,总有强迫症的趋势,所以在布局上往往出乎意料。
第十二:在性格上,别看这帮人平时大大咧咧的,但是大都是真性情的人,比如说有什么困难时可以说给她听,定当义不容辞,有时候也是傻的可爱的一群人。
简单来说,利:艺考是传统高考外的另一种考核方式,有利于招揽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弊:艺考没有高考规范,评判标准含有大量主观性质。
艺考作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倍受社会各界关注。艺考一方面可以使那些具有艺术天赋的考生可以不通过严厉的高考上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值得人们对艺考这另一“独木桥”的制度和形式进行深思。
专家质疑,自然有理,然而这个质疑却又带着太多的“专业眼光”。实际上,拥挤在“艺招”这条独木桥上的千军万马中,有多少真的是热爱音乐、享受艺术,怀着“艺术梦”,奔“感性素质”而来的呢?这些年来,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每年都在增加,尤其是近两年,很多省市的艺考生数量都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除了把当明星视为转变命运的捷径,“艺招”火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艺术院校的录取分数要比普通高考低得多。而在这背后,还有另一个背景,就是许多中学的推波助澜。
高考升学率是考核高中教育的重要指标,为自身“政绩”计,许多中学动员文化课成绩一般的学生转考艺术类院校。有些中学甚至还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将低分考生强行组建新的“艺术班”。这些中学这样做,打的算盘是考上了可计入升学率,考不上则无须再在高考时为升学率而动员这些学生“弃考”——动员“差生”“弃考”本是见不得阳光的作弊,不慎曝光就会玩火自焚。而现在让“差生”报考艺术院校,则可以左右逢源。
报考艺术院校既需要专业特长,更需要学生的兴趣天赋,用形象的比喻说,就是要有“艺术细胞”。而现在学校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没有“艺术细胞”的学生考艺术院校,说白了不过是为了“艺术”地提高升学率,“艺术”地获取“政绩”。更要命的是,本无艺术天分又不喜爱艺术却被迫上“艺术班”去参加“艺招”,很可能是浪费了时间、钞票与精力。看看那些为报名而在长夜中排队,冻得发抖的孩子,看看那些陪着孩子辗转各地应考,大把花钱的家长,想想那僧多粥少的录取率,不由得扼惋长叹。那些软硬兼施让学生转考艺术类院校的中学,你们都做了些什么?而在背离了审美目的的艺术教育中,即使一些考生走进了艺术院校,毕业后勉强进入专业院团,也缺少起码的敬业精神——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热爱过艺术,把艺术当成自己的生命。
艺术生说白了就是高考时候一种走捷径的路子。需要专业上能够过关,就是拿到所要靠的学校的艺考资格证,拿到证就好办了,文化分的要求比普通生第很多,只要不是很NB的学校,文化分差不多是在当地的提档线左右。
艺考生同样分一本二本,但是相对于普通生更容易些,打个比方吧,普通生能靠上二本,但是考不上一本,选择艺考的话,就能够考上一本;当然前提是有此学校的艺考合格证。
至于到学校后的专业,如果考上了不想继续修当时入学报的专业,可以和学校商量换别的专业修,这些都不是不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