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随着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公布,各省已陆续发布艺术类招生要求,长春教育培训网特制作2021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艺考动态、高校简章,解读艺考政策!

请稍候...
  • 艺考音乐选什么歌好 一首比一首好
招考专业

艺术类专业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见下表),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艺术学理论类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T)
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T)、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TK)、流行音乐(T)、音乐治疗(T)、流行舞蹈(T)
戏剧与影视学类 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T)、影视技术(T)、戏剧教育(T)
美术学类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T)、中国画(T)、实验艺术(TK)、跨媒体艺术(TK)、文物保护与修复(T)、漫画(T)
设计学类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T)、陶瓷艺术设计(TK)、新媒体艺术(T)、包装设计(T)
艺考音乐生选择的歌曲适合自己

艺考音乐生歌曲的选择是声乐艺考的重要环节。声乐艺考最主要的就是一首歌。艺考音乐生如何在几十秒内吸引考官,技巧的运用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歌曲的选择。

艺考音乐生要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的歌曲,可以突出自己的特长,再加上技巧的运用,展现自己的才华。

选择的曲目要适合艺考音乐生自己的程度,不要比自己的演唱能力太高或太低。太高,自己的演唱技巧达不到。艺考音乐生在考场上考生能完全唱出有难度的作品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但由于艺考音乐生实际能力的差异,曲目并不是越大越好,重要的是要求艺考音乐生能完全唱出作品,体现自己的演唱素质。

比如音色好,演唱技巧没有大的问题,艺考音乐生音乐感较强,能正确理解作品,能把作品融入到情境中去,有感染力,才会给评委留下更深的印象。曲目低于自己的水平,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降低了自己的竞争力。

艺考音乐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声部的歌曲:各声部男高、女高、男中、女中,要选择适合本声部的曲目或具体歌曲。比如戏曲选曲就有特定的性格和声部要求。艺考音乐生必须按其声部和原调演唱。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类别。它分为三类。美声、民族、流行。

 

艺考音乐生不要选择方言歌曲

中国内地艺术院校音乐专业以普通话为基本语言,方言歌曲虽好,但并不是内地演员的主要语言方式。

艺考音乐生要选择正能量的歌曲

应该没有考官喜欢听一些悲伤的歌曲。正面积极的歌曲也相当于代表了艺考音乐生个人的性格,积极向上的艺考音乐生会更受到喜欢。

艺考音乐生要尽量以美声唱法为主

声乐艺考没有伴奏,艺考音乐生选择美声唱法更适合这种场合,也能避免出现跟不上节奏这种比较尴尬的事情。

艺考音乐生要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类别的歌曲,这样才容易展现自己的演唱天赋和演唱特点。一些擅长舞蹈的艺考音乐生可以选择唱一些略带舞蹈动作的歌曲,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增加自己的闪光点。

 

如何选择合适歌曲

1.选择曲目要适合自己的程度,不要比自己的演唱能力过高或过低。过高,自己的演唱技巧达不到。比如低音下不来,高音破。声音里出外进,欠统一,声嘶力竭,造成歌曲演唱不完整,会在考试中失败。在考场上考生能完整地演唱高难度作品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但由于考生的实际能力存在差异,曲目不是越大越好,重要的是要求考生能完整地演唱作品,体现考生的歌唱素质。比如好听的音色,演唱技巧没有大毛病,音乐感觉比较好,能正确理解作品,投入意境,具有感染力,才会给评委留下较深的印象。曲目低于自己的水平,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减少自己的竞争力。

2.各个声部男高、女高、男中、女中等,要选择适合于本声部的曲目或特定歌曲。比如歌剧选曲,有特定的人物和声部要求。必须按其声部和原调进行演唱。当然有很多中外艺术歌曲是男女共同的,同一首歌采用不同的调可为四个声部共用。适合自己的唱法类别。它分为美声,民族和通俗三个类别。要选择适合于自己唱法类别的歌曲,才能便于展现自己的演唱才能和演唱特点。

3.不要选择过于大众化的曲目,考官会审美疲劳。如果考官一个上午听同一首曲子听了好多遍,到最后你演奏得再好,分数也高不到哪里去。这是因为考官已经出现审美疲劳。选择的曲目对于学生来说要能够胜任,对于那些让学生非常吃力的技术性乐曲慎选。不要选择超级冗长的曲子,尽量选择能够很快打动考官的乐曲。

演奏开始的3分钟非常重要,包括演奏乐器的姿势、仪表、发音的音色、表现力、音准。可以说,这3分钟决定了后面专业就考试的分数。

联系我们

  • 电话:15948052516
  • 联系人:王老师
  • 微信:15948052516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校区
  • 邮箱:159480525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