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公布,各省已陆续发布艺术类招生要求,长春教育培训网特制作2021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艺考动态、高校简章,解读艺考政策!
艺术类专业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见下表),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艺术学理论类 |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T) |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T)、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TK)、流行音乐(T)、音乐治疗(T)、流行舞蹈(T)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T)、影视技术(T)、戏剧教育(T) |
美术学类 |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T)、中国画(T)、实验艺术(TK)、跨媒体艺术(TK)、文物保护与修复(T)、漫画(T)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T)、陶瓷艺术设计(TK)、新媒体艺术(T)、包装设计(T) |
(一) 进一步提升文化课在艺考中的重要性
高校分级分类控制考试规模等相关举措是高考进入改革攻坚期,以及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殊背景下,“刀刃向内”的果断尝试。不排除在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后,部分专业转回校考为主的考试方式。但参考或选用省统考成绩、提高文化课要求、压缩校考专业等改革趋势是不会变化的。
例如,2020年安徽大学戏剧影视导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的录取原则中,明确要求考生文化课成绩必须通过该省一本线。达到一本线后,再按照各省专业课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文化课成绩要求大幅度提高,也会带来学生入校后人才培养相关过程的改革。今年采用高考成绩录取的这些专业,今后将彻底从艺术类考试中剔除出去,也具备较大的可能性。
(二)线上测试将进一步增长
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我国除幼儿园以外的各教育层次的学校均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践。
从高校来看,第一,在线教学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20年4月3日,1454所普通高校在线开学,95万余名教师开设94.2万门在线课程,11.8亿人次的学生在线学习。第二,各类在线教学资源迅猛增长,150家左右的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面向全国高校免费或低费率开放在线课程。第三,高等教育“学习革命”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优势凸显[5]。可以预测,线上测试将成为下一个在线教育的增长点。
(三)反促省统考更加科学、有效
从教育部和高校层面,省统考成绩本次得到空前的认可,在减少考生奔波、节约考生花费、缩短艺考生备考时间、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省统考成为下一个“一考定终身”的考试疑虑陡然上升。美术与设计类省统考相对成熟,各省份和相关高校考查的内容基本为素描、速写和水彩三科;而戏剧与影视类相关专业的省统考内容和校考内容、各高校之间的校考内容差别较大。
往年,考生都通过多考几所学校以期碰到自己最擅长的内容、获取最满意的成绩。所以,高校在以省统考成绩为参照时,需要兼顾到不同专业的特性、考试内容与所需人才之间的差异。
为更好地发挥省级统考的作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需从国家制度的高度,从服务高校选才的视角,切实加强省统考的建设,包括优化命题、完善评阅规则、合理成绩分布、有效划定合格资格等,提高省统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努力满足高校的选才需求;要积极推进艺术类专业招生的批次设置、志愿设置和投档规则等改革,助力高校科学选才;要加强与高校的沟通交流,积极提供详细的成绩信息服务,协助高校用好省统考、设好校考门槛。
(四)需加强监管摄像头外的“参谋”
线下测试(现场考试)基本能确保考生周围没有任何人能给予他指导。考生的手机被封存,也无法从互联网获取参考资料。所以,线下测试基本能公平公正考查考生前期的学科积累和基本素养。改为线上测试后,虽然各高校在视频录制方面提出了大量的要求,在入学后也有一些复核措施,但如何杜绝“摄像头外的参谋”成为考试公平的关键因素。
考生在看到题目之后,录制视频之前,会不会得到参谋的指点?尤其在戏剧与影视类相关专业的测试过程中,考生最难的是创意的即刻获取,而非身体基本素质。线上测试之时,一旦有某位“参谋”在一旁点拨一下,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五)不分省计划编制需要更加科学
一些高校如北京电影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电影学等专业的高考成绩,排名根据文化课考试成绩与考生所在省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文、理)的比值(以下简称“比值”)排序,择优录取。而各省高考满分不尽一致,文理科的一本线也不一致,这就导致此比值会对理科生和高考满分较少的考生相对有利,显然有违公平。
为减少此类计算方式带来的弊端,高校需改革分数计算方式或者制定分省计划。在分省计划未完成时,向其他省份调剂。合理分配高考录取名额是确保不同地区的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考试内容和要求的公开、评价全流程的公正、录取结果的公平是全社会对艺考的基本要求。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突飞猛进的新技术,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已迈入改革深水区的艺考仍然需要精准施策,兼顾效率和公平,完成高校选取相应人才的目标。
距离美术艺考已经不足3个月的时间,很多画室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各省应对疫情的同时,美术艺考也在悄然逼近,这对于一些艺考大省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毕竟有些省市的疫情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那么针对这些同学们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美术艺考。
1、重视校考
不仅很多考生,还有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想法。认为联考是全省美术生进行排名考试,竞争很大,而校考的院校很多,每个院校报名的人数肯定都比联考少,所以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考完联考后可以暂时放松下,校考前临时突击一下就可以了。
其实,校考难度往往比联考高。
联考是选拔性考试,是对考生的基本功底的考核,而校考是针对美术艺考生中选拔最优秀的,虽然报名人数远比联考少,但国内较好的艺术院校都是以校考成绩作为录取标准的,所以,校考是考生通往顶级美术学院的唯一途径,一定要重视校考。
2、定位
还有很多同学整天忙于规划,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规划。比如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学设计还是造型,导致定出来的计划,不太符合自己实际的情况。从而在集训的过程当中进步非常缓慢,目标左右摇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3、巩固基础
很多美术生觉得,如果学设计,是不是基础就不会重视?害怕联考考不好?
考设计的院校其实并不多,比如央美设计就需要单独去练习!
但是学设计并不是一开始就学关于设计的东西!必须是先学习基础造型之后才开始关于设计之类的课程!因为要先巩固美术基础,方便后期的教学展开。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联考是否会考的不好!
虽然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都延迟了校考,但却没有暂停报名、确认、打印准考证时间。所以想要参加校考的艺考生们该报的院校都不能错过,该过的院校都不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