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随着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公布,各省已陆续发布艺术类招生要求,长春教育培训网特制作2021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艺考动态、高校简章,解读艺考政策!

请稍候...
  • 艺考钢琴训练计划 艺考钢琴纯干货
招考专业

艺术类专业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见下表),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艺术学理论类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T)
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T)、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TK)、流行音乐(T)、音乐治疗(T)、流行舞蹈(T)
戏剧与影视学类 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T)、影视技术(T)、戏剧教育(T)
美术学类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T)、中国画(T)、实验艺术(TK)、跨媒体艺术(TK)、文物保护与修复(T)、漫画(T)
设计学类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T)、陶瓷艺术设计(TK)、新媒体艺术(T)、包装设计(T)
让手部状态更加灵活的三大要点

1.放松:虽然钢琴是手指弹奏,但是整个过程全身心都要发力,最终把力量控制在一个点上,没有手指的支持,手指也会有心无力,所以身体放松才是弹奏的关键,当全身心都离开紧绷状态,才能更好的放松手指,才能使手指在快速跑动中更清晰,更具颗粒感。

2.正确的手型:手型就是基本功,手型的训练就是为了手指更加灵活,更加自如,初学者必须保持一个固定的手型,手指自然弯曲,不要太扣,手掌呈拱门状,不能太高和僵化,按下琴键,体会一下手腕和手臂的放松感觉手腕不要按压,反复练习,养成自然手型,放松的手型以增强手指在跑动中的独立性。

3、正确的高抬指和断奏:高抬指和断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高抬指尽量用身体的力量去支撑高抬指去弹奏琴键,从而让手指产生出强有力的力量,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又锻炼手指的独立性。在正确的手型和放松状态下加强高抬指练习,会加强各个手指的独立能力。手指断奏主要依靠手指自带的力量来完成弹奏。贴键的同时利用肘部作为支点,手腕省力,手指放轻松,并快速弹奏。断奏弹法有助于快速弹奏和弦八度,断奏是应结合放松和正确手型从而提高手指触键的快速弹奏和敏捷性。

理解并有意识的做到以上训练,手指灵活和演奏速度都可以提升。

 

钢琴艺考的坏习惯(上)

钢琴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我们听到优美的琴声,是演奏者经过了许多日夜的练习,练琴其实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在练琴的时候通常也会进入一些误区,在这里为大家分析几点练琴时的一些坏习惯。

1.只看手不看谱。

这个是大部分初学者的通病。许多人一旦感觉能把谱子背出来以后,就不再看谱子弹,虽然看着手有助于找到琴键的位置,但看着手去弹很难发现自己哪儿弹错了。尤其是初学者,刚开始学琴,而且对五线谱还不是很熟悉,一直看着手弹,即有可能弹错,又不益于学习五线谱。

2.弹琴时坐姿不正。

站如松,坐如钟是一个人良好精神面貌的表现。弹琴时也要坐端正。弓着背弯着腰翘着二郎腿弹琴,既不雅观,也影响手臂手指的发力

3.盲目追求所谓的“标准手型”。

这个概念说起来比较费力,大家可以参考“打倒手型派”的一些帖子,他有些地方解释得还是很到位的。确实近年来国内通用的所谓的“标准手型”存在许多的推荐大家可以看下卡尔·莱默尔著的《现代钢琴演奏技巧》,这本书对弹琴的各种技巧动作做了很详细的诠释。

4.盲目追求速度。

说来说去还是这句话:慢练是王道。

5.盲目追求完成曲子的进度。

很多人拿到个新谱子就想马上把它弹得像录音里一样,从而忽略了曲谱上的许多表情记号,甚至还会有大量错音,虽然听起来也许还不错,但实际上漏洞百出。要知道“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揠苗助长”式的弹琴只会适得其反。与此相同,不要同时练习很多曲子也是这个道理。

6.弹熟了便不肯再放慢。

一个曲子弹熟以后许多人就再不肯放慢弹,认为没这个必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坏习惯。大多数曲子弹熟以后,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返工”才能基本成型,而每一次返工都要以“慢”为基础。如果弹熟以后就不在慢练,就很有可能把曲子弹“油”掉。

 

钢琴艺考的坏习惯(下)

7.练一个曲子永远都是“从头到尾”。

换而言之,就是不会分段练习。许多只会“从头到尾”练得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首曲子里总有那么些错音改不掉、每次弹到那么几段总会有停顿,不论练了多少遍,还是改不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把难点、错段拿出来单独练。

所以练琴时一定要学会分段练习,这样才利于改正错音,也便于解决曲子中的技术难段。

8.盲目选弹难曲。

这里补充一句,诸如《幻想即兴曲》、《钟》、《革命》等经典曲目,在选弹前请先估量下自己的水平。

9.过多弹奏练习曲,尤其是《哈农》。

练习曲只是锻炼技术的一个手段,但并不是个完全的方法,尤其是弹《哈农》。虽然我赞成练习哈农,但不主张把它当作是练习基本技术的“圣经”,毕竟其中的内容过于机械化,连多了重复的东西相当于是浪费时间。其实把一些乐曲中的难断抽取出来练习,也不失为锻炼技术的一个好方法。

10.过多追求技术。

这点相信所有都能理解,被标榜为所谓“中国人练琴的通病”,望大家能驱而避之。虽然对没有技术做基础,空讲感情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但弹琴的是人,不是机器人。没有情感的音乐相信是没什么人会接受的。

11.留着长指甲弹琴。

带着长长的指甲弹琴是比较危险的一件事,毕竟钢琴琴键不是海绵般软软的,甚至琴键之间还有缝隙。指甲被弹断或掰断的疼痛倒为其次,如果影响到了平日的练习,只怕得不偿失。

12.练琴时不专心。

不单是小孩子,许多成年人练琴也有这个问题。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所以练琴最好选择自己持续空闲时间最多的时候。

13.音乐课为文化课让路。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艺术学习音乐,就是为了为自己多贴上一层标签,多为自己争取一些机会。我曾经也听一名音乐老师听过最多的请假理由就是,孩子今天有英语课,音乐课不上了。明天有考试今天得复习,音乐课不上了。关于这件事情虽然能理解但是不能够被认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考第一名的孩子可能从来没有耽误过一节音乐课,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音乐课会耽误学习的误区。

联系我们

  • 电话:15948052516
  • 联系人:王老师
  • 微信:15948052516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校区
  • 邮箱:159480525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