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公布,各省已陆续发布艺术类招生要求,长春教育培训网特制作2021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艺考动态、高校简章,解读艺考政策!
艺术类专业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见下表),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艺术学理论类 |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T) |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T)、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TK)、流行音乐(T)、音乐治疗(T)、流行舞蹈(T)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T)、影视技术(T)、戏剧教育(T) |
美术学类 |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T)、中国画(T)、实验艺术(TK)、跨媒体艺术(TK)、文物保护与修复(T)、漫画(T)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T)、陶瓷艺术设计(TK)、新媒体艺术(T)、包装设计(T) |
电影艺术家总要给自己喜爱的人物,找到一个理想的外形和生动的面貌。这种外形的面貌反映着角色的独有的气质和性格,并能给观众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为观众认同的共鸣。
所以选择那些符合角色性格和气质,但同时外形和容貌又很美的演员来饰演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始终是“……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一种表现”。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尔"巴拉兹语)这也是电影表演专业招生中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对形象的要求从根本上讲是要有特点。
当然,电影艺术所要反映的现实生活是纷纭复杂的,它要塑造的人物也必然是各式各样,类型不同形象各异的。因此,在我们招生中,要考虑在外形上“生、旦、净、末、丑”行行俱全,也要注意各电影制片厂各种形象类型演员的需求。
形象和气质是挑选演员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要做一个未来的专业电影演员,还要通过各种考试,看考生有没有起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也就是常说的具备不具备演员的素质。
外部条件是指包括容貌在内的身体条件。五官四肢没有任何生理上的缺陷。电影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要通过银幕传达给观众。他们是依靠人物的行为和形体动作,来反映剧情的发展和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所以我们常说形体是表演艺术的基石。
为了让老师能更好地看清考生的身长,四肢比例,肩宽和髋骨比例,让身体线条的表现力显露出来,形体考试时要求考生穿紧身或贴身的衣裤。复试时考生不能化妆进入考场。
在考试时,考生先要表演一段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舞蹈、武术、体操等。形体考试,老师将考察考生形体造型美和动作协调性,考察考生肌肉控制能力和形体的灵活性,考察考生动作的表现力和形体的可塑性等等。
形体教师往往还在最后的综合会试时,即兴出一些形体练习,来考察考生的身体素质和动态状况。
听伴奏音乐行走,或跑步,或跳跃。并要求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相应改变自己行进的速度节奏。一般造型练习:听击掌号令,每拍一掌做一个造型,再听见掌声立即改变姿势……反应要快,令行禁止,造型姿态不能重复也不能近似。
想象造型练习:例如在行进中听口令,马上停下模拟“动物园”中某种动物。不用说明,一目了然,用造型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动物。
模仿动作练习:老师做上肢、下肢、头部、腰部等单项或组合动作,考生要立即模仿。
特殊练习:根据考生具体情况,教师即兴出题,考察学生某一方面的身体素质。银幕人物形象除了看得见的形体动作以外,还有听得见的人物语言和声音。这是表达角色内心世界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电影作为视听艺术,演员创造的视觉形象必须和声音形象高度统一起来,角色才能栩栩如生,艺术形象才能完美动人。
首先,当一名演员必须说好普通话。这是指以北京主意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北方话、吴话、湘话、赣语、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粤语
如果考生只能说家乡话,这种只能自己听得懂的方言,而且又极难纠正成普通话,那是很难当个电影演员的。那种自己表演,别人配音的做法,会损害角色的艺术感染力,这样的创作方法是不足为训的。语
言考试的初试,是通过考生读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段诗歌、散文、小说、寓言或者话剧、电影中的一段独白,来了解考生的声音、语言的规范化、清晰度,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力,以及对作品情境和人物形象的表现力,要求背诵,决不允许照着念。电影对白,不等于生活语言,也不同于话剧台词。
由于“麦克风”和扩大器的作用,更显露出他的声音形象以及人物情感的质。朗诵一定不要大喊大叫,不要拿腔拿调,反对一切矫揉造作和虚伪做态。从规定情境和人物性格出发,生活、自然、感人这是电影表演所需要的语言。
除了自己准备的朗诵外,老师针对考生语言及声音上的问题,还可能要加试一些考试内容,即兴当场出题考察考生:
正音练习:有些考生z、c、sh、zh、ch、sh不分,或l和n不分,或字不正腔不圆。老师当场给一段有关练习,或短文,或绕口令,让考生朗读。模仿练习:有些考生由于方言习惯读错了字音,老师一经示范,考生能听出正误,并能当即改正。而那些听不出正误、又改不过来,读字的错误习惯势力很强的人,是不可取的。
即兴练习:老师当场给诗歌、散文、小说等一小片断,考生稍做准备,当即朗诵,以考察考生各方面真实的能力。强弱声练习:电影言语要生活化,不等于发声没有音。老师让考生大喊:“失火了——!”或大喊“某某(人名)!”或改变音量:如对十个人讲话;对一百个人讲话;对一千个人讲话等等。声音要宏亮,要持久达远,要有穿透力。或者老师让考生远远地说悄悄话,又要让老师听见……
特殊练习: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老师当场出针对性老师练习,以全面了解考生。声乐考试就是让考生唱一支准备好的歌,了解考生音质、音准和节奏、乐感的状态。
声乐考试的补充练习也是多不胜举,略举例如下:节奏练习:
老师拍掌打节奏,考生立即重复,点数节奏都不能错。如:|XX XX |XX X|XX|X—|视唱练习:老师即兴出示简单乐句,考生当即视唱。音阶、爬音练习:考生随老师弹奏钢琴所定的调,伴奏或无伴奏练唱。
特殊练习:针对考生具体问题,教师即兴出题,了解考生声乐方面的情况。一个形象和气质(包括形体和声音)很好的考生,不一定就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电影演员。表演考试就是要通过初试和复试,在不断的生活练习和即兴小品里,发现、考察考生那些作为演员素质的最基本的内部条件。考生根据老师的命题,在短短的时间里展开想象,迅速构思。从考生结构的“小小作品”或“小艺术品”中,可以看出考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可以看出考生文化艺术修养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看出考生情感经验的积累以及能否真实地再现。考表演专业不是考编剧,但是一个构思很好的练习或小品,能给考生提供展示表演才能的良好基础。重要的是考生要真诚地相信自己虚构的情境中所发生的一切。表演时要按照生活的逻辑和顺序展开有机的行动。
考试时注意力要集中在“发生的事件上”上去,真实地相信“发生的一切”,用自身感受的真情实感把它表演出来。衡量一个考生有没有演员素质,就是要看他在小品表演中对生活的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以及表演时的信念感,即兴的适应能力和激情。生活是万花筒,情境不同小品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变化无穷。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主考老师可以根据考生情况,即兴出各种各样的命题,以测试考生表演内外部素质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