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随着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公布,各省已陆续发布艺术类招生要求,长春教育培训网特制作2021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艺考动态、高校简章,解读艺考政策!

请稍候...
  • 小提琴的特点和音色 音乐艺考生看完就明白了
招考专业

艺术类专业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见下表),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艺术学理论类 艺术史论、艺术管理(T)
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T)、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TK)、流行音乐(T)、音乐治疗(T)、流行舞蹈(T)
戏剧与影视学类 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T)、影视技术(T)、戏剧教育(T)
美术学类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T)、中国画(T)、实验艺术(TK)、跨媒体艺术(TK)、文物保护与修复(T)、漫画(T)
设计学类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T)、陶瓷艺术设计(TK)、新媒体艺术(T)、包装设计(T)
小提琴的特点介绍

小提琴的诞生大约有500多年了。长久以来,小提琴一直以优雅美妙的声音深受人们的喜爱。小提琴属于擦奏弦鸣乐器,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作为现代弦乐器中最具份量的乐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那么小提琴的特点和音色是什么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分别介绍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小提琴是四根弦的乐器,通过琴弦振动发声,现代的小提琴源于16世纪欧洲早期的四弦琴。

E弦 在低音域(低把位)表情较为丰富,尤其与其它乐器一起演奏时可感受出来,在高音域有非常明亮即细致精巧的声音,如果柔软的控制震动,声音的清明性就会较凸显。以上的特质容易产生音质单薄,刺耳,在高音(高把位)不容易发声的窘况,尤其在泛音的表现上更为显著。

A弦 柔软的亲和力和明亮轻快的音色,有较强烈低音,在高音部份变得较弱较柔,如果乐章里要求较柔软又有表情的音质,演奏A弦比演奏E弦来的效果好。这根弦是最容易产生鼻音的弦,在琴的构造或调整上的偏差是产生鼻音的原因。

D弦 这是根表情最丰富的弦,但声音的焦距浓度色彩很难控制,在制作上稍有误差声音很容易蒙上一层雾水。这条弦和G弦比起来给人安静祥和的气氛,有些宗教的味道,如果说得露骨些,好像琴的魂魄就寄托在这里。这条弦很容易流于沉闷,虽然是比G弦高五度的D弦但常带着低音弦的包袱,如果它拥有A弦的气味就会比较典雅精致。

G弦 厚重是这条弦的特质,有些许的冷调,利用声音的力量和深幽阐释内敛的曲风是这根弦最拿手的。在低音域时非常幽暗沉重的让人透不过气来,在高音域有较开朗的表现。在高音域使用较大的弓压或较快的运弓等演奏方式时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

小提琴演奏特点介绍

小提琴的演奏特点有握弓、运弓、揉弦、把位。

1、握弓:

右手握弓,拇指尖须紧靠螺旋套(弓根),其他手指执住弓杆,使手背成自然弧形。手指需要柔软的弯曲。弓杆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节中(即指端),拇指恰与中指相对,小指的指尖,轻松的放在弓杆上,使易于适应需要,向前或向后移动(上弓时向前移动,下弓时向后移动)。

2、运弓:

优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就运弓而言,取决于运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压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触点这3种因素的不同结合。

3、揉弦:

揉弦是小提琴,二胡,吉他等弦乐演奏所掌握的最具表现力的演奏技巧之一。揉弦的要点是怎样找到手的最佳动作,用速度快慢、揉弦宽窄来演奏出每一个乐段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4、把位:

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称之为把位。靠近琴头的把位为低把,靠近琴马的为高把。从一个把位换到另一个把位,称为换把。

 

小提琴的音色介绍

小提琴的基本音色特点可以分成三大类:首先,阴柔之美。其音色含蓄典雅、细腻集中、甘醇华丽、忧郁神秘;其次,阳刚之美。其音色浓郁豪放、浑厚深沉、圆润明亮、浩然大气;最后,中庸之美。其音色宽松温暖、厚亮有度、刚柔相济、中庸诙谐。

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占据了一个不可缺失的地位。小提琴可以通过特有的音色来模仿许多声音,如《苗岭的早晨》中,刚开始时就有一段描写早上空山中鸟儿的清脆叫声,可以使听众身临其境体会自然的美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有一段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对话,模仿的就是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婉转低沉的对话,大提琴深情低沉,小提琴如诉如泣。

联系我们

  • 电话:15948052516
  • 联系人:王老师
  • 微信:15948052516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校区
  • 邮箱:15948052516@qq.com